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学校科室 -> 书记室 -> 详细

2008年“奥运火炬上珠峰”登山活动之珠峰简介

作者:未知 | 文章来源:本站 | 阅读数:2100 | 发布人:教师 | 发布部门:校长室 | 发布时间:2013-05-03 11:32
 赞美:0  评分:  收藏此页

    珠穆朗玛峰,又称圣母峰,英文名Mt.Everest,海拔高度 8850米 ,地理坐标为北纬27.98°, 东经86.93°,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坐落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
    它分布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锡金、尼泊尔王国与不丹境内,但主要部分在我国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其中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北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珠穆朗玛”为藏语“Chomolungma”的音译。藏语“Chomo”是女神的之意,“lungma”是第三的意思,因珠峰附近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故“Chomolungma”意为“第三女神”。早在我国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就有对珠穆朗玛峰的记载,并称其为作“朱母朗马阿林”,意为“神女峰”。它的英文名字“Everest”来自于英国人George Everest (乔治‧埃佛勒斯)爵士,他是19世纪中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它在尼泊尔王国又被称为“Samarghata”,即“萨迦玛塔峰”,意为“地球制高点”或“天空之神”。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分别为:北坡5800—6200米 ,南坡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 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 。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在珠峰周围20公里 的范围内,群峰林立,重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 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 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 是海拔7543米 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8046米 的希夏邦马峰,珠峰北侧地区的雨季时段为6月中旬-9月中旬,其中以7-8月降水量最大。珠峰地区7000米 以上高空风速的季节变化主要决定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带(也称南支西风急流带)的变化,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所处的位置即是出现大风的位置。据统计,珠峰上空(7000-9000米)的风速在1-3月和11-12月最大,一般不宜攀登。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在从珠峰北侧攀登顶峰的登山季节以4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为最好。所谓“旗云”是指在珠峰顶端不断生成的对流性的“积云”,受强烈的高空风影响随风飘动,远望宛如一面旗帜挂在峰顶上的特殊天气现象。 观测研究表明,珠峰顶端出现的“旗云”绝大部分是自西向东飘动,但当特殊天气系统来临时,“旗云”也会自东向西飘动。从多次制作攀登珠峰的登顶天气预报中我们知道,珠峰顶上的“旗云”的确可称作“世界最高的风向标”。  

攀登历史:  
    1924年,英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队员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和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e)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1999年,马洛里的遗体在海拔8150处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因此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 ,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60年5月25日 ,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哈伯勒(Peter Habeler)和意大利人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维里克斯基((Krzysztof Wielicki)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1980年,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沿北侧线路首次单人登顶。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峰成功。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其中6人进行了南北大跨越。  
1998年,意大利人马丁(Sergio Martini)登顶,完成了14座 8000米 级山峰的攀登,一共用时13年。  
2004年5月30日,俄罗斯队珠峰北壁中央直上登顶成功,自1953年人类首登珠峰以来的第十六条攀登线路,也是最近八年以来开创的唯一新线路。

福建微特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销售QQ:775318958                    技术支持QQ:736396592                   网站备案号: 闽ICP备1300811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81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