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教育局文件
榕教综〔2014〕256号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教育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市管民办学校:
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我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各县(市)区有关电教机构、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二、选题内容
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2.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数字教育资源、专题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点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传统文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的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慕课、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模式与策略研究;信息技术支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基于实时反馈技术的智慧课堂模式与应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成效研究;人人通空间应用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研究;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翻转课堂的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支持下的项目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研究;信息化环境支持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慕课、微课的教学应用策略及效果评估。
4.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区域、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网上研修的模式研究;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与发展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5.数字校园建设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
数字校园环境建设及应用效果评价研究;班班通、智慧教室建设及应用效果评价研究;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三、开展课题研究的要求:
课题研究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发展的实际,结合自身研究和发展的实际,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与管理的有效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要有使命感、时代感和前瞻性,研究新课题,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既要勇于解放思想,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研究力求开拓性和原创性,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应用研究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开发研究需要关注前瞻性和先进性以及社会效益与使用价值。
四、申报程序与时间
1.申报者需根据选题内容,自行设计具体申报课题,填写《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加盖单位公章,于2014年11月15日前报送福州市电化教育馆。市属学校直接报送;县(市)区属学校由各县(市)区教师进修校初审、汇总、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逾期报送者,一律不予受理。
2.申报课题将委托福州市电化教育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根据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预期研究成果的价值、研究人员的能力、研究经费保障等方面,确定立项课题,并印发课题立项通知。
五、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1.立项课题研究时间为1年或者2年。研究周期从立项通知下发之日起算。立项通知下发15日内将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研究计划上报福州市电化教育馆,逾期视为自动撤题。在预期研究时间内任务无法完成的,可以提出延期申请,但须在结题时间前半年提出,且课题延期研究时间不超过一年,每项课题最多延期1次。
2.实行限额申报:市属学校每校限报一项;每个县(市)区申报总数不超过其所属学校数(中心校以上)的10%。
3.每项课题只能有1位负责人,且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每个学校的课题申报数不超过1项,每个课题负责人限报1项课题,主持市级立项课题未结题者不得申报,无故撤销立项课题者三年内不得申报课题。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2个以上(含2个)课题;课题组成员的填报须征得本人同意,参与人数不超过10人,鼓励跨单位组建课题组。人员变更需填写《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人员变更申请表》报福州市电化教育馆批准,但课题负责人不得变更。
5.如果同一课题有在市级以上其他课题管理部门立项,做撤题处理,以免重复研究。
6.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十份,用A4纸张打印;《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一份。以上材料须同时提交电子版,邮件主题为“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材料(单位名称)”。申报者应如实、全面、完整、准确地填写申报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发现弄虚作假、抄袭雷同等现象,一律取消申报资格。
7.课题结题需报送如下资料:(1)课题申请·评审书;(2)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3)研究过程性材料(问卷统计分析、教育反思、教学设计、教案、活动大事记等);(4)研究成果(体现研究成果的专题论文、课题成员论文汇编、优质课课件、教学光盘等);(5)阶段小结等内容。并先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结题申请,聘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结题材料须装订成册,目录如下:(1)课题立项通知;(2)课题申请·评审书;(3)开题报告;(4)中期检查报告;(5)结题验收申请;(6)课题研究主要成果;a.研究报告;b.研究论文(至少有一篇与课题相关的CN论文);c.其它成果证明材料;(7)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8)研究大事记等。
8.确有客观原因已终止研究或无法完成研究的,须向福州市电化教育馆提交课题研究撤题报告。否则,按无故终止课题研究处理。
以上报送材料请自行备份,概不退还。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东部办公区2座12楼1213网站采编室。邮编:350007
联系人:潘国添
联系电话:0591-83218795
电子邮箱:1205397619@qq.com
备注:《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人员变更申请表》、《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期检查表》、《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延期结题申请表》、《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等相关表格可在福州教育网“下载中心”下载,网址:http://www.fzedu.gov.cn/Soft/Index.asp
福州市教育局
2014年10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