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清 融 城 中 学
融中[2018]07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家访工作的通知
学校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文件精神,密切家校联系,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加强我校家访工作,使之规范化、常态化,根据《进一步加强家访工作的通知》(融教〔2014〕293号)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家访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扩大宣传
1.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德育部门常督促,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将家访工作作为学校建立完善全员育人机制的必要措施和德育常规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组织指导。
2.教师们要充分认识家访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现代教育是开放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动互补、沟通交流愈显不可或缺。家访具有其他联系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能够更加深入引导家长以亲情关心感化自己的孩子,有利于学校、家庭在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达到信息互通、交流互助的目的;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个性特点,更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实施学校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优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利用教职工例会、网络等加强宣传,全面提高教师对家访工作的认识,鼓励引导教职工主动参与家访活动,让家访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二、明确任务,注重方法,确保实效
1.教师家访前应明确家访目的,广泛收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确定谈话内容和方式,务求家访实效。家访时教师应实事求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表现,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办法。在家访中应注意沟通交流方式,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
2.要确保在职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工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发挥主力军作用,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尤其要带头参与家访。学校每年家访学生数要不低于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学校每三年至少完成对学生一次普访,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对学困生、单亲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表现异常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家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家访主要针对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
3.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要完整记录,做好整理。对家长因不了解学校情况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要求,应当耐心解释,宣传有关政策、规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及时总结家访活动,对家长反映的共性问题,要采取解决措施,改进学校工作。
4.要以传统的教师主动上门家访为主,辅之以电话家访、微信、QQ家访等形式。学校和教师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家访方式。
5.教师家访时要遵守有关规定,严格做到“六个不得”,即不得接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得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得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得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得参与家长组织的任何娱乐消费活动,不得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及家庭隐私。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让家长有时间准备。个别家长确实认为不方便入户访问的,可以约定到合适的场所面谈。
6.家访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被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催其奋进,对于变化不明显的学生要追踪家访,进一步做更细致的教育工作。
7. 家访教师要认真做好家访记录,家访后参访教师要分工负责,及时记录,填写《家访登记表》,对走访情况、发现问题、解决办法、处理结果等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积累经验。教师要注意家访路途安全,在家访前应当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及时登记。
8.注意针对“留守儿童”情况,利用春节父母返乡机会进行家访,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管理学生的有效措施。
三、建章立制,提供保障,强化督查
1.学校建立学校家访工作制度,家访资料基础台账,家访工作计划、总结。对家访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及时总结并推广。
2.教师家访原则上应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节假日、双休日等期间进行,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将家访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和教师年度绩效的考评范围。
四、注意事项
1、请参访教师注意交通安全。
2、因为家访小组多,部门无法全面顾及,为了更好落实家访具体事宜,请年段长、班主任组织好相关参访教师做好家访工作。
3、各年段家访安排表请看附件。
2018-1-3
抄 送:校长室、书记室、各处室、各年段、各班级
附件:各年段家访学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