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党员
用真诚点亮心灵 用奉献抒写平凡
——福清融城中学高三年优秀党员陈小兰老师事迹
每一种职业,都承托着一种理想;每一种理想,都成就着一种事业;每一种事业,都凝聚着一种精神。在平凡而光荣的教师事业中,无数的共产党员都用热忱和努力锻造着对国家的忠诚,用无私的奉献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追求。而在这普普通通的群体中,却涌现着许许多多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在这平平常常的工作里,也时刻闪耀着星星点点灿丽的光芒……
她就是群星中的一颗,一名普通的女教师。她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但她对工作的热情感染影响着许多人。怀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和炽烈的热情,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敬业之歌。
爱岗敬业 伤病无阻
2015年8月31日,开学第一天,福清融城中学校园内一位女老师拄着双拐,因左小腿植入钢钉钢板肿胀着尚不能踩地,只靠右脚用力,上台阶都要单脚跳来完成。当她一瘸一拐地出现在高三年一班教室门口时,学生们惊呆了,接着爆出一阵欢呼:老师,高三年你真的来教我们?还当我们的班主任?得到肯定回答后,学生把她团团围住,喜极而泣。
拄拐女老师是这个班的班主任陈小兰。因假期回乡下看望父母,去山上给父亲送饭时,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左小腿腓骨骨折和左踝、后踝两处断裂,医生在患处通过手术植入钢钉和钢板,叮嘱她卧床静养。许多学生和家长听说后,络绎不绝来看望她。但他们不约而同都有疑问:班主任伤这么重,能把高三年这一届完整带下去吗?若换一个,自己孩子会适应吗?她读懂了学生和家长的期待。也许是大家的关心产生了动力,也许是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爆发出力量,为了开学能回到课堂,陪自己一手带起来的学生们冲刺高考,她每天遵医嘱做上千下康复动作,每次做完后大汗淋漓,浑身酸痛。于是在八月底复查的时候医生告诉她,康复正常,但伤脚肿未消,着地还要半个月,完全扔掉拐杖还要一个月,建议她开学请假一个月,等国庆后再去上班。家人都劝她听医嘱,她也知道只要她提出,学校领导肯定会答应她的要求,另行安排。自她受伤后,学校的领导、同事都对她无比关心,可想想学生们期待的眼神,一股力量陡然升起,她做出决定:不请假,不给学校人事安排带来麻烦,九月1日要正常上班,还做班主任。
于是,每天在家人和年段同事轮流接送下,拄拐的她在家和学校间来回奔波,连早读、上课、集备、晚自习下班辅导都照常参加,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懂。那段时间,拄着拐杖的她成了校园风景线,真正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风采,也给了学生榜样的力量,学生们更懂事,主动搬着椅子催老师坐着授课,学习也自觉了。
默默成长 倾情奉献
陈小兰老师, 1992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4个年头。1996年入党,已有20年党龄。时刻用党的思想指导自己行动。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她就立志要做一个好党员,好老师,敬业奉献,创新进步,帮助更多的学生发展。因此,24年教师生涯,她当了23年班主任。她时常感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好党员、好领导、好同事相助,也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她认真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从没有参加有偿补课,但记不清无偿帮助了多少学生。
在融城中学二百多名教师中,她平凡而又普通,擦肩而过时也许你就忘了。但在真正了解她的同事心目中,她乐观积极,总是弘扬正能量;看到不良风气,敢于直言陈说;为人处事朴实低调,有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情怀。以往每逢节日,学生在校,她必到校陪伴;狂风暴雨夜,也总能看见她和学生一起。不为名不为利,牢记党员职责,倾情地奉献一份光和热。
滋润心灵 孕育灵魂
她的育人理念是:成才先成人。学校德育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但教育学生不是空洞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当讲科学,有策略。只有教师努力钻研,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她觉得家长把孩子放到这所学校就是对学校的信任,放到这个班级,班主任要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因此,她即使没有值日也要常常到学校去,深入班级细致了解学生。早读,她早早来到班级陪伴学生,晚自习,她总要陪学生到下课最后一分钟,虽然学校规定非值班老师可以提前半小时离开。对生病的学生她更是嘘寒问暖,及时与家长联系,或亲自带学生去看病,已在日本的钟同学还记得,高中时,作为留守孩,她害“红眼病”,是陈老师不怕传染带她去就医的。在英国留学的王同学,记得有次她咳嗽严重无法上学,陈老师特地送了枇杷给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她特别关注,鼓励他们奋发自强,帮他们寻找社会助学力量,让他们安心完成学业。如今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毛同学还清楚记得,当她失去父亲,想辍学时,是陈老师拉她一把,她才能继续学习,考上大学。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一些远路的寄宿生无法与家人团聚,多少次陈老师都自掏腰包买些糕点水果到学校陪孩子们共度佳节。真情地付出也获得真心感谢。每年教师节,陈老师都会收到一百多条问候短信。中秋节到来,许多上大学的学生发信息说难忘在校时班主任给他们分享的月饼。
与时俱进 提升自己
陈小兰老师不仅认真对待班主任工作,在语文教学上也勤于思考,喜钻研,重积累,形成有自己风格的开心课堂。通过努力,她基本实现了帮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标。作为语文备课组长她更是不遗余力为年级语文水平提高奉献自己。组织同组老师积极进行教科研活动。所在组曾被评为“学校优秀备课组。”在协作校统一考试中,成绩喜人。是福清市进修校省级课题研究成员。
在教书育人之余,陈小兰老师笔耕不辍。撰写德育论文多次收入学校汇编,2012年德育论文参加全国中职校评选获二等奖。2013年教学论文《高中议论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深度的拓展》获“圣陶杯”全国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收入福州教育学院汇编,每年参加福清市“名师在线” 教学论文评选都有获奖,2013年获一等奖。所写散文、随笔在《福州日报》《海峡都市报》等报刊上发表。她希望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育者。
已毕业学生眼中的陈老师
“兰妈妈,是我们班同学私下里称呼小兰老师的,她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虽然严了点,管的多点,但她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班主任,非常负责,认真的老师,其实她是真正关心我们这班小鬼的。还记得我因为血压高,为此她打了多少通电话,叫我妈要弄什么给我吃,带我去哪里看。还有很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她教学风格多样,很经常会穿插一些故事或者经历或者笑话,课堂也是常常笑翻天,这在沉闷的高考总复习阶段是很难得的。重要的是她教的也很好,印象中几乎每次我班语文都是第一,但并没有多花时间,这也是我们的骄傲啊... ...感谢你老师,在这两年里默默地陪我们走过,有责骂,有关心,有鼓励,有支持... ...一切的好我们都记在心里!”
摘自2013届毕业生吴声洪的日志《当铃声不在,我与你们分别》
陈小兰老师个人感言
我信奉一句话:“人生来是为工作的。”因此,做一个党员兼教育工作者,虽然工作琐细,但能塑造美好心灵。因此,我一直有信心迎接挑战。
在我一路成长中,离不开老师的扶持,领导的培养,同事们的帮助,朋友的鼓励。常怀感恩的心,我愿意为教育事业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并期待每一个明天都比今天更有收获。用几句诗来表达我的心情吧。
《热爱教育》
热爱教育,做一个好老师
站在文明的最上边
每天看着太阳升起
教育,使我们的生命步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