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城中学 陈华钦 350300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是很难完全理解的,课堂小实验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科学实验能力和探索学习能力的特殊教学功能,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课堂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求能充分发挥课堂小实验的功能。
关键词:课堂小实验;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作用
课堂小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还能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高效快速的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广大物理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全面的认识物理课堂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将这一观念深入贯彻落实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切实发挥课堂小实验在教育人和培养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活课堂,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多过于实验操作,学生很难从书本上迅速了解实验的根本,枯燥的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打破这一现状,课堂小实验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将实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变化,新奇的实验现象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多重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在学习竖面圆周的应用时,我可以用"水流星”的实验引入新课,利用一次性水杯和毛线做成演示实验道具,给学生先提出问题:如果让杯口直接竖直向下,杯口朝下,杯里的水肯定流出。那同学们有没办法让杯里的水不流出呢?给时间学生讨论,总结方法。后再演示实验让杯子做竖面圆周运动。接着再问是让装有水的杯子做圆周运动,水就不会流出来吗?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这样的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起到引导、解惑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也充满了热情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深化理解,体验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改动变成形式多样的实验,这样不仅是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加深印象,还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有利于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和领会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堂小实验,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全面理解。这些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的小实验,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进行物理实验提供可能性,将物理知识的研究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深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能量守恒定律》时,可以用生活中的普通气球发射模拟火箭发射的情境,学生既感受神秘又新鲜,很多学生还在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动手制作了旋转式火箭和水火箭。在小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试验,体验实验的过程,并在实验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思维,还深化了学生对火箭所依据的基本物理学原理的理解,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得体验知识的乐趣。
三、分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一般地,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基本不参与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的设计,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实验的结果,这样一来教师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是表面化的,大多数学生也会产生“旁观者”的感觉。但是,由于课堂小实验的操作简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或进行分组实验,使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探讨和交流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些命题,学生按照命题来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在讲《力的分解》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相互配合进行以下实验:甲同学单手叉腰站立,乙同学用双手对甲同学的肘部持续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然后进行角色交换,最后要求学生描述他们的感受。教师在分组合作教学中应当发挥其教学指导作用,通过课堂巡视、实验指导对学生的实验合作过程进行纠正,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实验情况,观察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记录实验的数据,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实验中的参与度,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的公平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教育关系。
四、巩固知识,引导自学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创新实验途径,探索新知识,这不仅是对物理课堂的提升,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课堂小实验,应当引导学生将课堂小实验延伸至课后,在课后开展物理小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创作实验的热情,有利于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例如,在讲“单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制作一个简易的沙漏,并在课后提出问题:如果沙漏中的木板不动,沙漏里流出来的沙子是什么样的?如果不同速度的移动移动下面的木板,流出的沙子形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课后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组装单摆,通过反复实践学会控制条件,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由传统的冥思苦想解决物理问题转变为能够用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进行辅助说明,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检测了课堂实验结果,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享受到了探索物理知识的乐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小实验是一种生活化、趣味化的小实验,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补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堂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采用高效的物理课堂小实验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克服传统的教学弊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爱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
[2] 陆学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微探[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
[3]邓子华; 解析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