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教学科研 -> 详细

扬州行所见、所闻、所思

作者:未知 | 文章来源:本站 | 阅读数:1367 | 发布人:融城中学 | 发布部门:校长室 | 发布时间:2013-10-11 16:16
 赞美:0  评分:  收藏此页

扬州行所见、所闻、所思

福清融城中学   颜少云

【他山之石】

一、师生角色定位成为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对这样的一个理念我们并不陌生,也极力去体现与实施。只不过洋思等四所学校落实得更加到位,真正付诸于课堂教学。

如:新东方外国语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第一思考时间交给学生、第一表达机会留给学生、第一体验过程让给学生、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如皋实验初中的“活动单导学”中,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踊跃发言,作业当堂完成,教师讲的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习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已会的内容,就大胆的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实践的过程,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杜郎口中学的解放学生更是把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舞台。

二、明确的课堂任务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程

师生角色的转换,推行自主学习,最主要的矛盾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学校基本都采取了一个办法: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并且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目标是明确的,方式是自主的。比较典型的方式如:

如皋实验初中的“活动单导学”,其“活动单”供学生使用,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本节课教学价值的体现;活动方案是学生活动的指引,是“活动单”的主体内容和重点所在;检测反馈是实施活动方案后的练习和巩固,是对目标达成一种必需的直观检验。“活动单”既是教与学的媒介,也是教与学的纽带;既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也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洋思中学通过情境导入或复习旧知,然后快速地利用投影把新课的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展示出来。展示内容的重点是自学指导,不仅包括自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交待自学中要着重注意的文本内容与相关的思考题,并限定自学时间(一般为5分钟),避免了我们常见的漫无目的的课外预习现象的出现。

三、小组合作、互助推动课程学习有效进行

小组合作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无法面面俱到的难题,相互消化了部分学习问题,也是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载体, 在小组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另外,同龄人的亲和力也是学习的有效土壤。

新东方学校的10种做人好习惯、7种做事好习惯、6种与人交往的好习惯的培养为建立和谐的小组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如皋实验初中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在“活动单”指导下的合作更有针对性、有效性;洋思中学的学生教学生的做法更是以任务的方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做到了堂堂清;杜郎口中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或随意走动等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多了相互了解与合作提供了可能。

四、教师的适时指导帮助了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

自主、合作的课堂不是“放羊式”的课堂,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与掌控,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生成的新的问题予以解决。教学设想、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解决学生的反馈、对学习情况做出总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几所学校的做法中,不论是以兴趣为先导,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是通过创设情境 、点拨启迪、、展示交流、评价提升,都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另外,数学上的一些学生无法完成的探究、几何思维的深层训练、学生的生成与质疑仍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与教相互推进的。教师的指导充分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是课堂教学模式得以实施与教学目标得以达成的保证。

【思考整合】

一、课堂教学

    在这次的学习活动中,几所学校均较好地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数学的本质——问题结合起来。结合课程理念,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解决、整合,完全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至少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1、确立引领意识——从备课到课堂贯穿“引领”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力”是比“知识”更本质的教学目标,教育只是通过知识这个载体来培养能力,“传授”只能给学生“知识”,“引领”却让学生知道如何获得知识,同时得到“能力”。

自主学习要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与任务,让学生明白阅读数学教材即是研究的过程,不能与看通俗小说等同起来;问题教学做到预设与生成并重,预设深度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生成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二次备课的资源。

2、安排紧张活动-----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一个人一旦处于紧张状态,思维相对活跃,工作与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应当相对紧凑,情境的导入、问题的设置、任务的布置,最好限定完成时间,避免学生慵懒而顾及左右而分散注意力。课堂像战场,练习如考试,教与学的效果就明显了。考试时学生解题速度快,效率高就是最好的证明。推而广之,可以建议家长在家督促学生限定时间完成作业。

真正的数学活动,并非数学游戏,而是眼、口、手等配合头脑进行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使学生自觉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获得方法,体现注重过程教学、自主学习的理念。传授式教学最容易剥夺学生活动权利,少讲、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更有参与感,兴趣也越浓。同时,多鼓励学生观察、动口、动笔等。一种常见现象,不喜欢动笔的学生,解题能力差,喜欢动笔的学生,数感、符号感强,一些题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解得。

3、合理把握时间——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有效学习,落实目标,必须遵循认知规律,这种规律与课堂时间安排是密切相关的。

三个5分钟:铃响5分钟内出现重要内容,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重要内容讲解不超过5分钟,因为学生集中精力时间有限;下课前5分钟必须小结,以梳理本课重点知识、方法,避免学生一头雾水。

保证10~15分钟的练习或作业时间,用以巩固知识,运用方法,提高能力,反馈学情并及时纠正。

4、及时处理作业——反馈教学效果。

从教学反馈要求看,作业布置的形式要变,要将“顺次布置、精选布置、分层要求”三者结合起来,如洋思的“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方式,以体现实事求是,减轻负担。

作业完成要像考试一样限定时间完成,最好能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当堂训练,避免抄袭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另外,借鉴“学生喜欢玩游戏”的道理,及时批改,及时讲评。

二、培优辅差

1、“木桶原理”与水涨船高——更新观念

我们在学生成绩的比较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比高分,“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桶所装的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没有后进生的转化,总体成绩的提高,这样的班级高分几乎也是处于弱势。这也是在洋思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少听到培优,更多地是帮扶差生、做到基础过关的原因。所以,辅差比培优更必要,水涨船高,辅差也是培优。

2、从一张白纸画起——起始阶段

人的本质是上进的,总希望在每一个新的起点有所收获,此时也充满信心。消除或减少后进生的关节点是起始阶段。以起始年段、起始学科、起始章节等为抓手,收效较为显著。比如:数学的起始章节,甚至某一课时,与学生已有知识关联不大,可以提醒学生,鼓励参与学习。

3、减少后进生的主阵地——面向课堂

课堂教学,特别是新课教学,无论从知识容量还是题目难度,一般会追求学生接受面的广度。既然做为基本要求,应更多考虑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创造他们参与的机会。在洋思听的两节课,提高题被作为课堂作业的选做题或思考题,教学过程呈现的是围绕基本要求按其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材的改造,甚至允许学生带着课本模仿例题板演。

4、建立师生联动机制——限时过关

其一,对不同确定不同的要求,限时过关内容可以是法则、定理,或者模仿性较强的习题;其二,建立学生间的“师徒”关系,这种关系力求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并通过组长等与教师信息沟通,减轻教师负担。

5、提高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教考统一

学生在意分数,有了分数,才愿意继续学习,也增强了信心。所以,考试应减少智力考查功能,更不能做为新题型展示的机会,尽可能做到教什么考什么,让学生愿意听课。

6、搞活课堂,松绑课外——自主培优

首先,课堂是培优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可以不高,但注重自主学习、探究性教学等,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优生的解题能力。其次,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后,分层布置,减少课外作业(如果能够当堂训练更好),学生充电的时间将变得更充裕了。


福建微特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销售QQ:775318958                    技术支持QQ:736396592                   网站备案号: 闽ICP备1300811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81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