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 共同成长
——全国典型初中“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心得
福清融城中学 郑海燕
“烟花三月下扬州”说的是农历的三月,据说那时扬州的琼花盛开,风景美如画,虽然我们来的早了些,但仍然感受到了扬州的美。这种美的感受,不仅来自于瘦西湖的优雅,更多的是扬州人的“慢”生活,让我好生羡慕。
2005年的8月,我毕业分配进入融城中学,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一到学校就是无比紧张的状态,走路用跑的,上课习惯地说“速度快一点”,上完了课桌面上就是几座大山……这几年,教学成绩是不少,但自己觉得教学越来越没有乐趣。到了扬州才发现,冲的太快太用力,其实忽略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天性,比如语文学习的乐趣……如今静下心来想一想,应该放慢脚步,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来到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风景依旧美如画,学校的建筑物给人的感觉不是生硬的,海棠花开的很是灿烂,还有杨柳还有湖水,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会因为时空的移动而改变,我想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应该都是愉悦的吧。操场边的宣传栏中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点我们是望尘莫及的吧,即使总是高呼要给学生减负,给老师们减压,但这么多年,也一直只是一句空话,而我自己也正是学生减负的头号敌人吧。来到这里学会的第一点就是:留给学生留给自己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语文学科以《口技》为课题进行同课异构,新东方的孙春明老师以朗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从朗读、音准、停顿、解释、翻译、文本赏析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学习文言文,我感受很深的是,在朗读指导时,孙老师采用了教师与学生PK朗读的方法,先故意朗读失误,让学生指出失误的地方,然后学生朗读,最后教师再范读,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同时通过多遍的朗读,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只是遗憾的是,听说孙老师是作文指导方面的专家,但在这节课中并没有看到他对学生进行作文方面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值得反思的是,我的孩子们可以说学得很扎实,考得成绩都不错,但想想他们上课时的面无表情,或者很自豪地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或许他们很想说的是:老师,放慢你的脚步吧,我们跟不上你了……所以今后我想我要调整我的课堂节奏,放慢脚步,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洋思中学唐备华老师的课,他的这节课秉承了洋思中学一贯的风格,老师完完全全只是一个引导者。唐老师借班上课,一上来就高调表扬了这个班的学生,他的一句“据说最优秀的班级的学生的坐姿都很端正”让孩子们自觉的进入有效的课堂,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更让我有一瞬间呆在那里,他今天的这节课内容上得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无论是借来的学生还是来听课的老师,都已经感受到了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一个良心的工程,如果你不能用你的人格魅力感染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学注定是会失败的。我有时候太强势,对学生更是这样,想想这一届的学生,对他们的表扬用手指可以数的出来,每天总要训一下,其实他们都很可爱,我总会在其他的人面前表扬他们,却从来不曾在公开场合说出他们的好,想来真是惭愧。人们总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现在我的体会更深了一些,不仅对家人对朋友,对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更应该是这样。
扬州之行,收获很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这“一瓢”,受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