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学校科室 -> 教研室 -> 详细

福清融城中学开展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作者:郑绳池 | 文章来源:福清融城中学 | 阅读数:1841 | 发布人:郑绳池 | 发布部门:教研室 | 发布时间:2018-10-11 08:58
 赞美:0  评分:  收藏此页

 

福清融城中学开展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近年来,“科研兴校”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愿望。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为了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引导教师积极、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实现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开展课题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关键:教师要深入研究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扬长避短,改进工作,实现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要有“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基本途径: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校本课题研究是核心:没有课题研究,科研兴校就是一句空话。行动研究是基本方法:行动研究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任务。

二、校本研训的目的

1将科学研究立足于岗位,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推动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强化“科研兴校”思想意识。

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中不合理部分,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及教科研理论的学习。

5推动教师的业务学习。

三、校本研训的基本原则

1、以校为本;

2理论联系实际;

3、着重研究现实问题,为提高质量服务;

4、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5、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四、负责机构

1、成立校本研训指导小组

     长: 陈昌霖

   副组长:郑明、林心辉、林彬、郑绳池、俞兆英

   员:学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2、由学校教研室负责实施本方案各项工作

五、校本研训实施办法:

1教师向学校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程序,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开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课题总结、成果转化等。

2、题目的选择体现价值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

3、某一课题可以单人研究也可以多人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

4、在制订课题研究的方案时,不仅需要认真考虑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背景意义、具体题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条件、程序步骤,还应充分预计到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留有备用的时间,增加调整、回旋的余地。

5校本研训教师将与学校科研处签订研究工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和架构,实行“个人、学科组、教研室”三级管理机制。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撰写等;学科组负责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并负责组织经验交流与分享;教研室及学校要建立“教师课题研究指导小组”,进行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

6校本研训教师应按教科研项目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进行,设计调查项目表格,填写真实原始的调查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课题指向的理论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1)教师做好课题方案,申报课题立项;

2)学校审定申报课题并发文公示;

3)学科组(备课组)组织开题,实施研究活动;

4)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做详细的记录,搞好阶段性总结,并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文献资料、谈话记录、调查问卷、实验数据、测试结果、学生作业、观察记录等与课题有关的事实资料,本着客观、科学、严谨的态度得出研究结论。为了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还要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例会或组织专题研讨,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

7、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协调工作、结题工作均由科研处负责。 学科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学校教导处组织中期检查与评估。

8、课题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其它论文、专著、音像资料、典型教案、教具学具(含课件)等,科研处对材料进行评价和存档备查。

9、课题研究所需相关经费由学校负责支付。同时,确立奖惩制度,以制度管理、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校本研训评价

教师校本研训的评价要坚持在实施的过程中评价,真正实现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功能。评价原则:“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校本研训成果采用以下评价标准:

1、科学价值和意义:该指标主要考察和衡量成果对基础教育研究的意义,对推动我省基础教育改革是否有积极影响和作用。

2、学术水平:该指标主要考察和衡量课题的研究方案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先进和科学。

3、难易程度:该指标主要考察和衡量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的含量和课题的协作规模,从学术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衡量成果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达到的水平。

4、创新性:该指标主要衡量课题中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等含量的多少。

5、成熟性和完善性:该指标主要衡量成果的资料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可靠、方法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可行、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正确。

6、可行性:该指标主要衡量所提出的决策方案、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是否可行,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7、适应性:该指标主要考察成果的适用范围,是否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8、科研效率:该指标考察课题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是否科学、经济和合理。

9、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指标主要考察和衡量成果已产生或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和远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如有使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将在学校范围内推广使用,并负责向相关刊物推荐。

 总而言之,开展课题研究是培养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促进其专业成长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形式。为此,必须注意课题选取和课题方案的制定,做到课题小而实,富有新意,目标明确;课题内容少而精炼,重点突出;研究措施具体周到,操作性强。要努力做到开题轰轰烈烈,过程扎扎实实,结题硕果累累,成果推广到位

                                               福清融城中学

                                                            2018.9.1.

福建微特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销售QQ:775318958                    技术支持QQ:736396592                   网站备案号: 闽ICP备1300811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8102000074号